扬州野泊

长林日暮行人少,淮扬古渡闻啼鸟。
閒云来去数峰青,极浦寒烟浮树杪。
岸阔潮平一雁过,木兰舟荡采莲歌。
荒村渔火半明灭,新月如钩映薜萝。
忽闻野寺疏钟动,芦苇簌簌江风送。
徘徊枕上意如何,城笳吹起江南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夜晚江边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声音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情感。

首句“长林日暮行人少”,描绘的是傍晚时分,林木茂盛,天色已晚,路上行人稀少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空旷的感觉。

“淮扬古渡闻啼鸟”进一步体现了这种宁静的氛围,诗人站在古老的淮扬渡口,听到鸟儿的啼鸣声,似乎在宣告着夜晚的来临。

“閒云来去数峰青”描述了天空中的闲云在几座青翠的山峰之间飘动,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同时也透露出时间的流逝。

“极浦寒烟浮树杪”则是在夜晚,水边弥漫着寒烟,烟雾缭绕在树梢之间,如同一幅水墨画,给人以淡淡的忧愁感受。

“岸阔潮平一雁过,木兰舟荡采莲歌”描绘了宽阔的江面,潮水平静,一只大雁飞过,木兰舟上有人在唱着采莲的歌曲,这一和谐的场景带来了一丝活泼的气息,也暗示着人们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荒村渔火半明灭,新月如钩映薜萝”转而描绘了远处荒村的景象,灯火昏暗,新月弯弯,照在薜萝上,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神秘。

“忽闻野寺疏钟动,芦苇簌簌江风送”描述了诗人忽然听到远处寺庙中传来的稀疏钟声,芦苇在江风中沙沙作响,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超然感觉。

“徘徊枕上意如何,城笳吹起江南梦”最后两句,诗人感叹自己在江边独自徘徊,思绪万千,最后城市传来的喇叭声仿佛唤醒了一段江南的梦境,增添了一份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宁静、空旷和淡淡的忧郁,同时也融入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