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池望秋月

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满轮沉玉镜,半魄落银钩。
蟾影摇轻浪,菱花渡浅流。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
似璧悲三献,疑珠怯再投。能持千里意,来照楚乡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观池赏月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传递出淡淡的乡愁。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前四句)写静态的月夜池景。诗人用"凉夜""清沼"营造出静谧氛围,池水倒映着秋月,满月像玉镜沉在水中,弯月如银钩半悬。这里用"沉""落"两个动词,让静止的画面有了动态美。

第二层(中四句)转为动态描写。月光在微波上摇曳,水草在浅流中漂动。随着时间流逝(漏移指代时间),月光越来越皎洁,云散后月色更显明亮。诗人通过光影变化,展现出时间的流动感。

第三层(后四句)转入情感抒发。诗人用"和氏璧"和"夜明珠"的典故,表达珍贵事物被反复呈献的忐忑。最后点明主题:这轮明月既能照耀千里之外,也能映照出游子(楚乡指代客居他乡)的愁绪。

全诗妙在将物理现象与心理感受自然融合。写月光却不着重直接描写,而是通过池水、波浪、流云来侧面烘托;写乡愁也不直抒胸臆,而是借玉璧明珠的典故婉转表达。诗中"摇""渡""移""敛"等动词的精准运用,让整个画面既静谧又灵动,最终把月光和愁思完美编织在一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