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来朝·先大夫墓在杭州小花坞。自丁丑世变,未谒墓者五年矣。清明风雨,悲不能已,犹不知何日始得稍展人子之私也
泪眼望烟树。有啼鹃、助人冷语。
恨孤踪、不到杭州路。梦飞堕、小花坞。
一片斜阳无主。引愁丝、瘦杨乱舞。
又枉送、清明去。日日听风雨。
恨孤踪、不到杭州路。梦飞堕、小花坞。
一片斜阳无主。引愁丝、瘦杨乱舞。
又枉送、清明去。日日听风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已故父亲的深深怀念和对不能亲自前往墓前祭拜的无奈。作者身处异地,无法亲自前往杭州的墓地祭拜父亲,内心充满了悲伤和思念。整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怀念和内心的痛苦。
首先,“泪眼望烟树”,表达了作者对于远方的思念和哀伤的情感。泪眼代表了作者的悲伤和痛苦,烟树则形象地描绘出了远方的景象,使得情感更加生动。接下来,“有啼鹃、助人冷语”,作者借助啼鹃的哀鸣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悲伤和凄凉。啼鹃的叫声在作者听来就像是冷言冷语,更加深了内心的痛苦。
然后,“恨孤踪、不到杭州路”,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法亲自前往杭州祭拜父亲的遗憾和无奈。作者深感孤独和无助,无法亲自踏上前往杭州的路途,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可想而知。接下来,“梦飞堕、小花坞”,则表达了作者在梦中渴望能飞往墓地,却无法到达的痛苦心情。这里的“小花坞”代表了父亲的墓地,是作者内心最渴望到达的地方。
然后,“一片斜阳无主”,形象地描绘了墓地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离世的悲痛和对墓地的凄凉之感。“引愁丝、瘦杨乱舞”,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悲伤和愁绪,枯瘦的杨树在风中乱舞,如同作者内心的混乱和痛苦。最后,“又枉送、清明去”,表达了作者对清明节的无奈和遗憾,无法在这个重要的节日前往祭拜父亲,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整首诗词以“日日听风雨”结尾,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无奈和期待,只能在风雨中等待,期待有一天能够亲自前往祭拜父亲。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已故父亲的深深怀念和内心的痛苦。虽然语言简洁易懂,但却充满了情感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