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虚斋和诗

关心穑事恐春迟,暂许花风入绣旗。
翠浪半天岐麦咏,玉簪数箸刈蒌诗。
野亭寄韵追唐什,秋菊餐芳敌楚辞。
早晚催归汉廷右,西湖深处乐天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农忙时节的景象,同时融入了对文人雅趣和仕途归隐的思考。

前四句写农事:诗人担心春耕延误,连风吹落的花瓣飘到旗帜上也顾不上清理。麦浪像翠绿的波浪涌向天空,农民弯腰割蒌草的身影,像玉簪点缀在田野间。这里用"岐麦咏"、"刈蒌诗"把农活比作诗篇,体现对农事的珍视。

后四句转入文人情怀:在野外的亭子里写诗追慕唐代诗人的风采,像屈原赏菊品诗一般高雅。但最后笔锋一转,说迟早要辞官归隐,像白居易那样在西湖边留下诗碑,过上闲适生活。全诗巧妙地把农事劳作和文人雅趣结合,既赞美田园生活,又流露出对官场的疏离感,展现了中国文人"既关心民生又想归隐"的矛盾心理。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