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先天观图
浩浩大古石,雕镂矜嵯峨。
琼林化飞骞,宝构通郁罗。
矫首视三光,丹青相荡摩。
上邻列仙居,西移瑶池柯。
玉蛟亦受令,鞭挞回盘涡。
巍巍双华表,飞鸟不敢过。
玄鹤时一来,潜鳞净无波。
心迹会虚湛,神光隐鸣鼍。
𬗟彼巢居子,凝睇佩女萝。
天风入紫京,百灵莫谁何。
朗言浑沌后,龙马方负河。
视之杳不见,嘉名表山阿。
冥思有至理,熟视犹摩挲。
琼林化飞骞,宝构通郁罗。
矫首视三光,丹青相荡摩。
上邻列仙居,西移瑶池柯。
玉蛟亦受令,鞭挞回盘涡。
巍巍双华表,飞鸟不敢过。
玄鹤时一来,潜鳞净无波。
心迹会虚湛,神光隐鸣鼍。
𬗟彼巢居子,凝睇佩女萝。
天风入紫京,百灵莫谁何。
朗言浑沌后,龙马方负河。
视之杳不见,嘉名表山阿。
冥思有至理,熟视犹摩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神秘壮观的仙山道观,充满神话色彩和超脱尘世的意境。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视觉奇观 开篇用"大古石""嵯峨"等词勾勒出巨石嶙峋的山势,像被精心雕刻过。接着描写仙山上的建筑直插云霄("宝构通郁罗"),树木都化作飞升的仙鹤("琼林化飞骞"),连阳光都仿佛在画中流动("丹青相荡摩")。最神奇的是连蛟龙都要听令,在漩涡中盘旋。
2. 仙家气象 诗中用"瑶池""玉蛟""玄鹤"等仙家意象,描写这里是神仙居所。特别提到"飞鸟不敢过"的双华表,和时而来访的玄鹤,显示这里超凡脱俗。连水中的鱼都安静无波,营造出空灵神秘的氛围。
3. 修道感悟 后段转入修行体验。"心迹会虚湛"形容心境空明,连神光都隐匿在龟甲纹中。诗人凝视着身佩藤萝的隐士("巢居子"),感受天风吹拂仙宫。最后点出这处仙境暗含天地至理,虽然混沌初开时的龙马负图景象已不可见,但山间的美名仍在流传。
全诗通过夸张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把一座道教仙观写得既气势恢宏又玄妙空灵,表达了作者对修仙悟道的向往。诗中蛟龙听令、飞鸟禁行等描写,既展现仙家威严,也暗示修道需要克服种种障碍。末尾的"冥思""摩挲"等词,则体现了对大道至理的孜孜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