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子

瀚海飘流燕。
乍归来、依依难认,旧家庭院。
唯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相对向斜阳凄怨。
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
忍抛得,泪如线。
故巢似与人留恋。
最多情、欲黏还坠,落泥片片。
我自殷勤衔来补,珍重断红犹软。
又生恐、重帘不卷。
十二曲阑春寂寂,隔蓬山、何处窥人面。
休更问,恨深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像一只归巢的燕子,道尽了游子对故国又爱又痛的复杂心情。

上阕用"飘流燕"自比,刚回国的诗人像燕子飞回旧巢,却发现家园面目全非。只有当年的老朋友们还在,像燕子成双成对,却只能对着夕阳诉说凄凉。想说说心中的苦闷,却发现这些家国兴亡的痛早就成了常态,最后只能默默流泪。这里用燕子认不出旧巢,暗喻时代巨变下的物是人非。

下阕更细腻:旧巢好像也在挽留人,但墙泥不断剥落,就像衰败的祖国。诗人像燕子一样执着地衔泥修补,珍惜每一片带着余温的残红(暗指残存的希望)。但又担心重重帘幕永远垂着(象征阻隔),望不见蓬莱仙山后的故人面容(可能指志同道合者)。最后"休更问"三个字,把说不尽的家国之恨化作一声叹息。

全词妙在把政治苦闷化作燕子修巢的日常画面:剥落的墙泥是破碎的山河,垂帘象征政治黑暗,衔泥补巢则是诗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这种将宏大悲怆化为具体意象的写法,比直接呐喊更打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