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与历史交织的画面,语言平实却充满深意。
前四句像一幅水墨画:田间的水沟像镜子一样分割土地,湖面微波中倒映着零散的云彩。过去官府赏赐的土地,如今已由普通农夫耕种——这里暗含时代变迁的感慨,权势更迭中,平凡人依然在土地上扎根生活。
中间两句转入抒情:诗人怀念古人却无法向天倾诉,沉醉于写诗竟忘了时间流逝。"天难问"透露出对历史谜题的无奈,"日易曛"则生动刻画了文人创作时的忘我状态。
最后两句最耐人寻味:道士留下的经书还在,当人们诵读时,仿佛仍能闻到墨香中传承的文化芬芳。这里"羽衣"代指修道者,"余芬"既是书卷香,更象征着不朽的文化传承。
全诗妙在将眼前农事与历史遐想自然衔接,既有"土地易主"的现实观察,又有"文化永存"的精神慰藉。诗人用"镜湖""断云"等意象营造空灵意境,而"野人耘""日易曛"等生活化描写又让诗意接地气,最终落在对文化传承的温暖期许上。
施枢
施枢,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知言,号芸隐,丹从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嘉熙时,(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又尝为越州府僚。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