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彭蠡湖中观庐山
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万顷沧波中,千峰郁崔嵬。
凉烟发炉峤,秋日明帝台。绝巅凌大漠,悬流泻昭回。
穹崇石梁引,岈豁天门开。飞鸟屡隐见,白云时往来。
超然契清赏,目醉心悠哉。董氏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谁言旷遐祀,庶可相追陪。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
凉烟发炉峤,秋日明帝台。绝巅凌大漠,悬流泻昭回。
穹崇石梁引,岈豁天门开。飞鸟屡隐见,白云时往来。
超然契清赏,目醉心悠哉。董氏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谁言旷遐祀,庶可相追陪。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太湖时,在秋日里观赏庐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庐山的雄伟和诗人内心的感慨。下面我用现代语言简单分析一下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第一节:泛舟湖上,观赏庐山
- 泛舟太湖上,回瞰兹山隈。 比喻人在湖中,回首望去,能见到庐山蔚蓝的山峦。 - 万顷沧波中,千峰郁崔嵬。 描述了湖面广阔,而庐山千峰耸立,显得格外高大壮观。第二节:自然景色的描写
- 凉烟发炉峤,秋日明帝台。 写出秋天的凉爽烟雾从山中升起,阳光照亮了山顶。 - 绝巅凌大漠,悬流泻昭回。 山顶高耸入云,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如同自然的壮观表演。 - 穹崇石梁引,岈豁天门开。 山上石梁弯曲,天门仿佛被打开,透露出壮丽的自然景象。第三节: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 飞鸟屡隐见,白云时往来。 描写飞鸟时隐时现,白云自由来往,显得自然和谐。 - 超然契清赏,目醉心悠哉。 诗人赞叹着美景,感到心旷神怡。第四节: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 董氏出六合,王君升九垓。 提到了古代的历史人物,董氏和王君,暗示着人生短暂,时空变换。 - 谁言旷遐祀,庶可相追陪。 表达即使个人生命短暂,也可以追求与历史人物一样的崇高境界。 - 从此永栖托,拂衣谢浮埃。 最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想要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的生活。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引,通过描写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传达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尘世的愿望。
吴筠
吴筠 (?一778年),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字贞节。一作正节。性高鲠,少举儒子业,进士落第后隐居南阳倚帝山。天宝初召至京师,请隶人道门。后入嵩山,师承冯齐整而受正一之法。与当时文士李白等交往甚密。玄宗多次征召,应对皆名教世务,并以微言讽帝,深蒙赏赐。后被高力士谗言所伤,固辞还山。东游至会稽,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剡中。弟子私谥“宗元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