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读书人简朴自律的生活,传递了修身养性的智慧。全诗用日常小事讲大道理,读来亲切自然。
前两句"竹床读史惯,土锉勿粘尘"是说:我习惯在竹床上读史书,简陋的炊具也保持洁净。这里用"竹床""土锉"展现清贫生活,但"勿粘尘"体现严谨的生活态度。
三四句"洒扫王维德,浇锄郭太仁"用了两个典故:打扫卫生要像王维那样有品德,种地除草要像郭太那样怀仁心。说明平凡劳动也能修养心性。
五六句"使才看著屐,有道验时薪"意思是:看人才能要观察他穿的鞋子(生活细节),验证道德要看他对日常薪柴的态度。强调从小事看人品。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小物件要爱惜("小物汝知谨"),我们同心学习古人美德("同心作古人")。全诗通过洒扫、种地、看鞋等生活细节,教导弟弟要在平凡中修炼品德,传承古人精神。
郑樵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字渔仲,南宋兴化军莆田(福建莆田)人,世称夹漈先生,中国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生于北宋崇宁三年三月三十日(1104年4月26日),一生不应科举,刻苦力学30年,立志读遍古今书,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在经学、礼乐学、语言学、自然科学、文献学、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三月七日(1162年4月26日)。郑樵著述有80余种,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遗文,其中《通志》堪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