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五首 其二

阳台巫山上,风雨忽清旷。
朝云与游龙,变化千万状。
魂交复目断,缥缈难比况。
兰泽不可亲,凝清坐惆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阳台远望巫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梦幻与现实的交织。

开头两句写景:诗人在阳台遥望巫山,突然风雨停歇,天地变得清朗开阔。这里的"风雨忽清旷"暗示心情的突然转变,就像阴霾散去的瞬间。

中间四句写幻象:诗人看到云彩和游龙(可能指山间云雾)不断变幻形态,这种奇幻景象让他心神恍惚。他的魂似乎飞到了远方,眼睛却看不清具体景象,只觉得一切缥缈难测。"魂交复目断"生动表现了这种似真似幻的状态。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想去亲近那长满兰花的沼泽(象征美好事物),却发现无法靠近,只能静静坐着,让清澈的思绪凝结成惆怅。这里的"凝清"二字很妙,把无形的惆怅比作凝结的露水,可见诗人内心的忧郁是清澈而纯粹的。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的自然景象(云、龙、兰泽)营造出神秘氛围 2. 精准捕捉了人在美景前那种既向往又怅然的心情 3. "凝清坐惆怅"这样新颖的表达,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可感可触

就像我们突然看到绝美风景时,既想拥抱它,又觉得它遥不可及,最后只能带着淡淡的遗憾静静欣赏。这种微妙的情感,被诗人用短短几句就完美呈现出来了。

权德舆

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