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屴崱峰宿涌泉寺得仍字

翠微白云里,逢秋思一登。耸身蹑云壁,飞泉摇古藤。

洞豁海天际,坐见万景澄。饮涧动群鹿,宴林逢真僧。

邀我宿化城,珠林悬古灯。寥寥片月上,悄悄天籁凝。

因悲向城市,尘发秋相仍。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天登高游寺的经历,通过自然景观和禅意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清净境界的向往。

前四句写登山过程:诗人站在青翠的山间(翠微),看见白云缭绕,突然产生登高的冲动。他攀爬陡峭的山壁(云壁),沿途看见飞溅的泉水摇动着古老的藤蔓,画面充满动感。

中间六句展现山顶所见:站在开阔的洞口,仿佛能看见海天相接的壮阔景象,坐下时万千风景都变得清澈明朗。喝山涧水的鹿群、树林中修行的真和尚,这些自然与禅意交织的场景,引出了寺庙(化城)的邀请——夜晚的佛寺里,经书典籍(珠林)间悬挂着古老的佛灯。

最后四句转入感悟:月亮静静升起,自然的声音(天籁)也渐渐沉寂。这时诗人突然为城市生活感到悲哀——那里的尘世烦恼(尘发)就像秋天的落叶一样,年年重复堆积。"秋相仍"这个比喻,既呼应开头的秋日登山,又暗指世俗烦恼的循环不休。

全诗妙在三个对比:陡峭山路与山顶开阔的视觉对比,活泼的鹿群与寂静修行的和尚的动静对比,以及最后山寺清净与城市烦嚣的强烈反差。通过这些对比,诗人把一次普通的登山变成了对生命境界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