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蝴蝶 登长城(1996—1998年)
扑面朔风寒峭,悄然倚堞,堞已凝霜。
窘促南来,衣薄不敌秋凉。
巨龙伏、蟠霄夭矫,层嶂叠、塞草迷茫。
久相望,渺冥空阔,孤隼高翔。
彷徨。
雄关百丈,坚城万里,千载流光。
抚石犹闻,孟姜啼断戍人肠。
凭谁问、血泥成紫,剩几度、旧垒残阳。
固金汤,最需强本,岂在修墙?
窘促南来,衣薄不敌秋凉。
巨龙伏、蟠霄夭矫,层嶂叠、塞草迷茫。
久相望,渺冥空阔,孤隼高翔。
彷徨。
雄关百丈,坚城万里,千载流光。
抚石犹闻,孟姜啼断戍人肠。
凭谁问、血泥成紫,剩几度、旧垒残阳。
固金汤,最需强本,岂在修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玉蝴蝶·登长城》通过登长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上阕写景,描绘了长城秋日的萧瑟景象。"朔风寒峭""堞已凝霜"等词句,生动表现出北方的寒冷和长城的沧桑。"巨龙伏、蟠霄夭矫"用比喻手法,将长城比作蜿蜒的巨龙,突出了它的雄伟气势。而"孤隼高翔"的意象,则衬托出长城的孤高与寂寥。
下阕转入抒情和议论。"彷徨"二字承上启下,引出对历史的思考。"雄关百丈"等句概括了长城的雄伟和历史悠久。"抚石犹闻"以下几句,借孟姜女的传说,暗示长城是用无数百姓的血泪筑成的。"凭谁问"的质问,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反思。
最后三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作者指出,真正的固若金汤不在于修筑城墙,而在于强大国家的根本。这一见解超越了单纯对长城的赞美,上升到治国理念的高度,体现了深刻的历史智慧。
整首词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语言凝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长城的描写,引发读者对历史、对治国之道的思考,展现了传统诗词"托物言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