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词
古人虽弃妇,弃妇有归处。今日妾辞君,辞君欲何去。
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忆昔未嫁君,闻君甚周旋。
及与同结发,值君适幽燕。孤魂托飞鸟,两眼如流泉。
流泉咽不燥,万里关山道。及至见君归,君归妾已老。
物情弃衰歇,新宠方妍好。拭泪出故房,伤心剧秋草。
妾以憔悴捐,羞将旧物还。馀生欲有寄,谁肯相留连。
空床对虚牖,不觉尘埃厚。寒水芙蓉花,秋风堕杨柳。
记得初嫁君,小姑始扶床。今日君弃妾,小姑如妾长。
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忆昔未嫁君,闻君甚周旋。
及与同结发,值君适幽燕。孤魂托飞鸟,两眼如流泉。
流泉咽不燥,万里关山道。及至见君归,君归妾已老。
物情弃衰歇,新宠方妍好。拭泪出故房,伤心剧秋草。
妾以憔悴捐,羞将旧物还。馀生欲有寄,谁肯相留连。
空床对虚牖,不觉尘埃厚。寒水芙蓉花,秋风堕杨柳。
记得初嫁君,小姑始扶床。今日君弃妾,小姑如妾长。
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女人的悲惨故事,用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道出了古代女性在婚姻中的无奈与心酸。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被弃无归的绝望:开头就说古代被休的妻子好歹有娘家可回,而自己却无处可去。娘家败落了,连哭诉的地方都没有。这里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女主比古人更惨的处境。
2. 回忆与现实的残酷对比: - 婚前听说丈夫是个体贴的人,结果刚结婚他就去边疆打仗,自己像孤魂野鬼般苦等 - 用"两眼如流泉"的夸张比喻,写她以泪洗面多年 - 等到丈夫回来,自己已年老色衰,而丈夫有了年轻漂亮的新欢 - "物情弃衰歇"六个字道破人性现实:人们总是喜新厌旧
3. 凄凉的现状: - 被赶出家门时,连自己的旧物都觉得羞于带走 - 用"空床对虚牖"(空荡荡的床对着破窗户)的画面,表现家徒四壁的凄凉 - 结尾特别扎心:当年出嫁时小姑子才够得着床沿,如今小姑子都和自己一样高了,临走时却要叮嘱小姑子"千万别嫁给你哥这样的男人",这句嘱咐里藏着多少血泪教训。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 - 用"芙蓉花"和"杨柳"这些美好事物在秋风中的凋零,暗喻女主逝去的青春 - 通过时间跨度(从小姑子"扶床"到"如妾长")展现女主漫长的煎熬 - 最后那句叮嘱,既是控诉也是警示,让人看到封建婚姻制度对女性的摧残
全诗没有直接骂丈夫负心,但每个细节都在揭露他的薄情,这种含蓄的写法反而更有力量。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