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寄怀(代作二首) 其一

曾入秦楼和凤吟,岂期消息近沈沈。
时过七夕榆花落,想结三秋荻影阴。
雒浦雪回情好赋,高唐云暗梦难寻。
可怜天上县明镜,分照芳龄两地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段失落的爱情,用秋夜的景物烘托相思之苦。我们可以分几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联"曾入秦楼和凤吟,岂期消息近沈沈"是说两人曾经像萧史弄玉那样琴瑟和鸣(用"秦楼"典故暗示美好过往),没想到如今音讯全无。"沈沈"二字特别形象,就像石沉大海般的寂静。

中间两联用四季景物变化写等待的煎熬:"七夕榆花落"是夏去秋来的时间标记,"三秋荻影阴"用芦苇的影子加深秋意。接着用"雒浦雪回"(洛水结冰)和"高唐云暗"(化用楚王梦神女典故)两个典故,说往日柔情已成追忆,连梦都难以寻觅。

最妙的是结尾"天上县明镜"这个比喻:把月亮比作悬空的镜子,照着两地分离的恋人。明明是同一个月亮,却照出两处相思,这种"共享孤独"的画面特别打动人。

全诗就像用月光串起的珍珠链:从夏末到深秋,从现实到梦境,所有景物都在诉说同一个主题——最美好的感情往往最易消逝,就像榆花会落,冰雪会化,但那份思念却如同月光,永远清澈明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