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题宜庐先生六十自述诗
浥蔷薇露,绮窗前、盥读先生诗史。
黄叶江南村味永,谁擅风谣之美。
耳顺弧悬,心通声入,有酒歌多旨。
小飞霞麓,恍犹吟栏人倚。
重喜子弟能文,珍藏手泽,鸿雪留笺纸。
见说余情将寿补,十载何曾如意。
人事纷纭,天才踔厉,未尽行年记(先生寿登耄耋。)。
吉金重拾,一篇辉映桥梓。
黄叶江南村味永,谁擅风谣之美。
耳顺弧悬,心通声入,有酒歌多旨。
小飞霞麓,恍犹吟栏人倚。
重喜子弟能文,珍藏手泽,鸿雪留笺纸。
见说余情将寿补,十载何曾如意。
人事纷纭,天才踔厉,未尽行年记(先生寿登耄耋。)。
吉金重拾,一篇辉映桥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写给一位六十岁老先生的贺寿之作,用温暖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老先生的生活情趣和文学成就。
上阕开篇就很有画面感:清晨沾着露水的蔷薇窗前,作者虔诚地拜读老先生的诗作。用"黄叶江南村"形容老先生诗歌里质朴悠长的乡土气息,称赞他的作品是民间歌谣中的精品。"耳顺弧悬"指老先生六十岁(耳顺之年)仍像张开的弓弦般充满活力,"心通声入"说他的诗能引起读者共鸣。后几句写老先生在小飞霞山脚饮酒吟诗的潇洒形象,仿佛能看到他倚栏远眺的身影。
下阕转到老先生的家风传承:他的子孙能写文章,精心保存他的手稿,像大雁踏雪留痕般珍视文字遗产。"余情将寿补"是点睛之笔,说老先生用诗情弥补岁月流逝,但透露出他这十年其实过得并不顺心。最后用"吉金重拾"比喻老先生重新整理诗作,父子两代人的文章像金银器皿般交相辉映。
全词妙在把祝寿写得清新脱俗,没有俗套的福寿词藻,而是通过读书、写诗、饮酒、家教这些生活细节,展现一位文人雅士的精神世界。特别是"黄叶江南村味永"这句,用简单五个字就勾画出淡泊宁静的意境,让人想起秋天乡村的温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