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与甡翁谈遐庵事(一九七五年)

重来拄杖先成乃。
灯草街头人宛在。
漫寻华屋慨山丘,且倚风烟歌小海。
花间述作期千载。
但恨抄书无阿买。
天边海水作群飞,灯下衣冠同下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1975年,是作者与友人甡翁谈论另一位朋友遐庵时的有感而发。全词通过几个生活化的画面,表达了深厚的情感和人生感慨。

开篇"拄杖重来"像是老人重逢的场景,"灯草街头人宛在"用街头灯火营造温暖氛围,暗示老友虽久别却仿佛从未离开。中间四句形成巧妙对比:一边是感叹繁华屋宇终将变成荒丘(暗指世事无常),一边却洒脱地倚着风烟唱起民间小调(表现豁达心态)。"花间述作期千载"道出文人渴望作品流传千古的愿望,而"无阿买"(指无人帮忙抄书)的遗憾又让这份文人雅趣显得真实可爱。

结尾最动人:用"海水群飞"的壮阔景象对比"灯下衣拜"的温馨画面,仿佛把天地浩渺与人间情谊浓缩在一瞬间。全词就像老友围炉夜话,既有对岁月流逝的唏嘘,又有超脱世俗的洒脱,更藏着对友谊和艺术的珍视。语言看似平淡,却像一盏清茶越品越有味,把老年人特有的沧桑感与通透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