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陀

盘陀石上看松眠,薜荔凌霄结紫烟。
何处鹤声惊梦醒,一双飞起茯苓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画面,充满奇幻色彩和自由气息。

诗的前两句构建了一个云雾缭绕的仙境场景:诗人在盘陀石上悠闲地看着松树"睡觉",藤蔓植物(薜荔)攀援直上云霄,与紫色的云烟交织在一起。这里的松树被拟人化,藤蔓与云烟相融,整个画面既静谧又充满生机。

后两句突然出现转折:不知何处传来鹤鸣,惊醒了沉睡的梦境。只见一对仙鹤飞起,它们被称作"茯苓仙"(茯苓是一种中药材,这里用来形容仙鹤具有灵性)。这个转折让静态的画面突然生动起来,鹤的飞起象征着超脱凡尘、追求自由的精神。

全诗通过石、松、藤、云、鹤等意象,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诗人用"看松眠"这样拟人化的描写,表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心境;而突然惊起的仙鹤,又暗示着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飘逸,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美好。

陈允平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