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效子夜歌体六首与达兼善御史同赋(录三。) 其一

种荷深水中,日夜期成藕。
莲子逐浮萍,风波漂荡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种荷花的日常场景,隐喻人生中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读起来既清新又耐人寻味。

前两句"种荷深水中,日夜期成藕"像在讲一个农夫的日常劳作:把荷花种在深水里,天天盼着能收获莲藕。这里的"深水"暗示投入的心血很深,"日夜期盼"则透着殷切的期待。就像我们认真做一件事时,总会期待好结果。

但后两句突然转折:"莲子逐浮萍,风波漂荡久"。莲子本该沉入水底扎根,却跟着轻浮的浮萍随波逐流,在风浪里漂泊太久。这就像生活中,我们明明努力播种(种荷),结果却事与愿违(莲子飘走),最初的期待被现实冲击得七零八落。

全诗最妙的是用"莲子"和"浮萍"的对比:一个本该沉甸甸有分量,一个却轻飘飘没根基。这种反差生动展现了人生中"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无奈。而"风波漂荡久"五个字,更让人联想到那些被命运捉弄、久久找不到方向的时刻。

诗人没有直接说教,只是用荷塘里常见的景象,就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生活中那些期待落空的瞬间。这种用简单事物说深刻道理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最打动人的地方。

傅若金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