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

五岳俱名镇,无如泰华雄。
昆崙分一脉,迤逦障关东。
峰势连西极,河流径北戎。
蜿蜒蟠厚地,兀突倚层穹。
日月从升降,乾坤并始终。
四时殊景象,一气混鸿濛。
秀结阴阳会,奇成造化功。
虚明凌雁宕,缥缈出崆峒。
青壁疑无路,瑶华别有宫。
云梯联断堑,铁锁下虚空。
玉井人谁到,云台兴未穷。
涧幽泉荡潏,径合草蒙茸。
野客怜衰白,尘踪厌软红。
顾瞻徒耿耿,伫结更匆匆。
名字曾先兆,精诚或暗通。
高崖愁削迹,孤翥欲凌风。
独往知何日,神游在梦中。
昌黎曾失路,京兆为开蒙。
意适聊须遣,诗成不待工。
登高仍有赋,深愧白岩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以及作者登山时的震撼与感慨。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华山的地位与气势 开篇就说华山是五岳中最雄伟的,比泰山还要壮观。它像昆仑山的一条支脉,蜿蜒向东,成为关中的天然屏障。山峰高耸入云,仿佛连接着西方的天际,而黄河从北方流过,更衬托出华山的巍峨。

2. 华山的自然奇观 诗中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华山的险峻和神奇:山峰直插云霄,日月仿佛从山间升起落下;四季景色变幻莫测,天地间的混沌之气在这里交融。华山的美是阴阳造化之功,既有虚明如雁荡山的清透,又有缥缈如崆峒山的神秘。

3. 登山的艰险与仙境般的感受 作者描写了登山的艰难:陡峭的石壁看似无路可走,但转过山崖又别有洞天;云梯连接着断裂的山谷,铁锁悬空而下,让人心惊胆战。山顶的玉井无人能到,云台仙境令人流连忘返。山间幽深的泉水、茂密的草木,更增添了华山的灵秀之气。

4. 个人感慨与精神追求 作者感叹自己年华老去,厌倦了尘世的浮华,但对华山的向往始终未减。他想象自己像鸟儿一样凌风飞翔,独自攀登华山,甚至梦中都在神游。诗中提到韩愈(昌黎)曾因登山险阻而畏惧,但最终在引导下克服困难,暗示作者也希望突破自我,追求精神上的超越。

5. 随性而发的诗意 最后作者说,写诗不是为了追求工整华丽,而是随性抒发登高的感受。他谦虚地表示,自己的诗作比不上前人(如白岩翁),但登高赋诗的快乐已足够珍贵。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让读者感受到华山的险峻与神奇。 - 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结合,既有对山河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 语言虽古朴,但意象鲜明,比如“云梯联断堑,铁锁下虚空”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普通读者可以这样理解: 诗人像导游一样带我们“云游”华山,不仅介绍风景,还分享他的震撼、向往甚至一点点畏惧。读完诗,我们不仅能“看到”华山的壮丽,还能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