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海棠 冬至后一日独居无悰用前韵
光阴输与閒人手。屈指穷冬又初九。风雪拥柴关,竹外一枝梅秀。
醅瓮熟,似笑渊明止酒。溪山旧约吾无负。便结无情岁寒友。
世味尽醇醲,掩鼻向伊慵嗅。蓬茅底,有手何妨且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冬至后独居时的闲适心境,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上阕开头用"光阴输与闲人手"这种俏皮说法,表达时间都浪费在无所事事中,点出自己是个悠闲散人。接着用"屈指"数日子的细节,带出冬至后的初九时节。风雪中柴门紧闭,却意外发现竹外一枝梅花傲然绽放——这个画面既写实又有深意,风雪中的梅花正是作者孤高品格的象征。后面提到酒缸已熟,却调侃陶渊明"止酒"的典故,暗示自己虽爱酒却更爱自由。
下阕说自己没有辜负与山水自然的约定,要和梅花这样的"岁寒友"做伴。用"世味尽醇醲"这个反语,说世俗的滋味看似浓烈,实则令人掩鼻嫌弃。最后两句最有趣:住在茅草屋里,有手却宁愿揣在袖子里——这是用自嘲的方式表达不愿为世俗奔忙的洒脱,活脱脱画出一个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隐士形象。
全词妙在把孤独写得充满情趣,把清贫生活写得诗意盎然。那些风雪、梅花、茅屋的意象,配合"似笑""慵嗅"等生动描写,让整首词既有水墨画的意境,又带着幽默的生活气息。作者通过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传递出"看透世事、乐得清闲"的人生智慧。
段成己
段克己弟。两人同为(1230)。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