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乱未息乡问久疏南望白云形神交瘁人言愁始欲愁矣率赋长歌用摅忧抱
羽檄半天下,江南复江北。千里望白云,可望不可即。
忆昔在室时,帟帏侍晨夕。胜衣授文史,章句勤记述。
馀事及绘画,丹青恣涂泽。如何一挥手,鹒蟀顿代易。
巾车愿言迈,旋归那可得。岂伊冈阜高,伏莽多蝥贼。
岂伊风涛阻,旌旗蔽江黑。端忧从中来,寤寐空反侧。
深渊有蛟虬,丛薄饶豺貘。音书亦已渺,何况见颜色。
日月如转毂,烽火何时熄。欲取瑶琴弹,思归操谁识。
欲引浊醪饮,愁病输酒力。区区寸草心,胡以酬爱日。
安得扫欃枪,尘氛清四极。上贺风云通,下庆乱离息。
载咏《河广》诗,长风送归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年代里游子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动荡时局的无奈与忧愁。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战乱背景(开头到"鹒蟀顿代易"): 诗人用"羽檄半天下"描绘战报频传的乱世景象,江南江北都陷入战火。他遥望家乡方向的白云,却无法回到亲人身边。回忆起从前在家中陪伴父母的日子,读书写字、绘画作乐,但转眼间一切都变了。
2. 归乡不得的苦闷("巾车愿言迈"到"何况见颜色"): 诗人想回家却回不去,不是因为山高路远,而是盗贼横行;不是因为风浪阻隔,而是战船封锁江面。他日夜忧虑,辗转难眠,用"深渊有蛟龙,丛林多猛兽"比喻乱世的危险。既收不到家书,更见不到亲人。
3. 愁绪与期盼("日月如转毂"到最后): 时间飞逝而战火不息,诗人想弹琴排遣愁思却无人能懂,想借酒消愁又病体不胜酒力。他用"寸草心"比喻自己微薄的孝心,不知如何报答父母恩情。最后期盼能扫清战乱,天下太平,自己能像《诗经》中描写的那样乘船顺利归家。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望白云"这个简单意象,生动传达对家乡的思念 - 通过今昔对比,突出战乱带来的巨大变化 - 将个人愁绪与时代背景紧密结合,情感真挚 - 结尾的期盼给人以希望,体现乱世中普通人的心声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战争惨状,而是通过"不能回家"这个侧面,让读者感受到战乱对普通人生活的深刻影响,更容易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