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拨棹·二更里

二更里,瞥看天河流无竭。忽见耿耿洪波,泼滟滟底昭彻。向西方也,玉花结。灌出黄芽色非担,甲尖上抟白雪。有此一个灵童,摆手亲自去折。害风儿,怎生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奇幻的梦境场景,充满了道教修仙的浪漫想象。

上片写深夜仰望星空的震撼:二更天(晚上9-11点),诗人突然看到银河波涛汹涌,星光璀璨如沸水翻腾,光芒透彻明亮。这种超现实的视觉冲击,暗示着凡人偶然窥见了仙界奇景。

下片转入修仙幻想:银河向西流淌处,凝结出白玉般的花朵,花中孕育出金黄色的仙芽(道教中"黄芽"象征金丹雏形),嫩芽尖上还堆着白雪。这时出现一个仙童,主动挥手折下这株仙草——"害风儿"(作者自称,意为"疯癫之人")目睹这一切,却不知如何用语言描述这种神异体验。

全词妙在三点: 1. 画面如VR特效:用"泼滟滟""抟白雪"等动态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看到银河变仙田的奇幻过程。 2. 修仙的趣味性:把炼丹术语"黄芽"化作具象的植物,严肃的修道顿时变得生动可爱。 3. 留白的艺术:结尾"怎生说"留下悬念,既表现神迹的不可言说,又让读者自行想象仙童折药的深意。

本质上,这是首"修仙者的浪漫日记",把玄妙的修道体验转化成可见可感的童话场景,展现出古人将科学(天文观察)、宗教(道教修炼)与艺术完美融合的想象力。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