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青青河边草转韵体为人作其人识节工歌诗

春兰日应好,折花望远道。
秋夜苦复长,抱枕向空床。
吹台下促节,不言于此别。
歌筵掩团扇,何时一相见。
弦绝犹依轸,叶落才下枝。
即此虽云别,方我未成离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不同季节里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情感细腻动人。

春天部分: "春兰日应好"——春天的兰花应该开得正好,暗示这是一个美好的季节。 "折花望远道"——主人公折下花枝,眺望远方道路,想送给远方的人。这里用折花动作表达思念之情。

秋天部分: "秋夜苦复长"——秋天的夜晚又长又难熬。 "抱枕向空床"——抱着枕头面对空荡荡的床,孤独感扑面而来。

音乐场景: "吹台下促节"——在吹台(可能是演奏音乐的地方)加快节奏演奏。 "不言于此别"——虽然不说再见,但音乐中已包含离别之意。 "歌筵掩团扇"——在歌舞宴会上用团扇遮面,可能是害羞或不舍的表现。

最后感悟: "弦绝犹依轸"——琴弦断了还靠在琴柱上,比喻人虽分离但心还相连。 "叶落才下枝"——树叶刚落下树枝,比喻离别刚刚发生。 结尾说虽然分别了,但感觉还没真正离开,表达出深切的思念和不愿分离的心情。

全诗通过四季变换、音乐场景等意象,把思念之情写得既含蓄又深刻。用折花、空床、断弦、落叶等日常事物,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主人公的孤独与眷恋。最妙的是结尾,明明已经分别,却说"未成离",这种矛盾心理恰恰展现了最真实动人的情感。

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