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送花玉五姑母归瓦梁
相依几夕数觥筹。沟水忽分流。杨枝待折还延伫,凭轻帆、欲去还留。
惆怅石城桥畔,一年一送归舟。
歌残金缕不胜愁。无语注双眸。江南剩有欢场在,料隔江、梦也回头。
却怪莺声啼处,绿阴遮断红楼。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一首表达深深眷恋和依依不舍之情的送别词。词人送他的五姑母回到瓦梁去,心中充满了感伤和无奈。以下是对这首词的通俗易懂的解析:
开头两句,“相依几夕数觥筹,沟水忽分流”,描述了词人与姑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和突然分别的情境。“相依几夕数觥筹”描绘了在一起喝酒谈心的温馨场景,而“沟水忽分流”则表达了分别的突然和无奈。
接下来的“杨枝待折还延伫,凭轻帆、欲去还留”,通过描绘姑母即将离开时的犹豫和停留,展现了词人的眷恋之情。“杨枝待折”是古代送别时折柳枝赠别的象征,这里也暗示了离别的时刻。词人依靠着轻舟的船帆,看着姑母离去又停留,表达了他内心的矛盾和不舍。
然后,“惆怅石城桥畔,一年一送归舟”,点明了离别的地点和词人频繁送别的悲伤心情。“石城桥畔”可能是他们分别的地方,而“一年一送归舟”则表达了词人每年都要经历这样的离别之痛。
下片开头,“歌残金缕不胜愁,无语注双眸”,描绘了姑母离别时的悲伤心情。“金缕”可能指歌声,这里的“歌残”暗示了离别的悲伤气氛。“不胜愁”和“无语注双眸”则表达了姑母深深的忧愁和无言的哀伤。
接下来的“江南剩有欢场在,料隔江、梦也回头”,则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想象和对姑母的思念。即使分别了,他仍然希望江南的美好能带给姑母欢乐,并在梦中回到这个分别的地方。
最后,“却怪莺声啼处,绿阴遮断红楼”,以景结情,含蓄而深沉地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姑母的思念之情。“莺声啼处”是春天的景象,也是离别的时刻。“绿阴遮断红楼”则暗示了分别后的孤独和寂寞。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深情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送别姑母的场景和他的心情。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未来的想象,词人表达了他对姑母的眷恋和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