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登寺楼甚幽,诸公拟借为社,遂各施买酒馀钱付僧葺窗槛,并志

无处堪逃俗,高楼远市廛。
香云消永日,法雨近诸天。
欲借翻经地,先分贳酒钱。
沈酣那可极,长此共安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想找个清净地方聚会,最终选中了一座幽静的寺庙高楼。他们凑钱请僧人修葺窗户栏杆,准备把这里当作定期聚会的场所。

首联"无处堪逃俗,高楼远市廛"直白地说:想找个远离市井喧嚣的地方真不容易,这座高楼倒是够偏僻。这里的"逃俗"不是真的逃避,而是想暂时摆脱日常琐事。

颔联"香云消永日,法雨近诸天"用寺庙常见的意象:整日缭绕的香火像云一样,诵经声如雨点般接近天际。这两句营造出宁静超脱的宗教氛围。

颈联最有趣:"欲借翻经地,先分贳酒钱"。明明是想借诵经的清净地,却先凑钱买酒喝。这种反差透着文人雅趣——既要清修又要尽兴。

尾联"沈酣那可极,长此共安禅"说:醉意哪有尽头呢?不如长期在这里聚会参禅。把饮酒和参禅结合起来,体现了古代文人"酒禅一味"的生活态度。

全诗妙在把文人聚会写得既风雅又接地气:找清净地却不忘带酒钱,想参禅又忍不住要喝醉。这种矛盾恰恰展现了古人生活中"雅俗共赏"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