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二首 其一

朝来云物效嘉祥,和气初萌日渐长。
相庆纷纷缘底事,由来人道贵阳刚。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的祥和景象,以及人们欢庆的场面,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朝来云物效嘉祥,和气初萌日渐长"写的是冬至早晨的自然景象:云彩呈现出吉祥的征兆,天地间开始萌发温暖的气息,白昼也渐渐变长。这里用"效嘉祥"形容云彩仿佛在表演吉祥的节目,"和气初萌"则把温暖的气息比作新生的嫩芽,非常生动。

后两句"相庆纷纷缘底事,由来人道贵阳刚"转向描写人们的活动:大家热热闹闹地互相庆贺。诗人解释说,这是因为人们自古以来就崇尚阳刚之气。冬至是阴气最盛、阳气初生的转折点,人们庆祝这个日子,其实是表达对光明和温暖的向往。

整首诗用简单明快的语言,把冬至这个节气写得充满希望。通过云彩、阳光这些自然景物,以及人们的庆祝活动,表达了寒冬终将过去、温暖必将到来的乐观信念。特别是最后点出"贵阳刚"的生活哲理,让这个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层的文化内涵。

袁燮

(1144—1224)庆元府鄞县人,字和叔,号絜斋。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八年进士。调江阴尉。浙西大饥,前往赈恤有方。宁宗即位,为太学正。庆元党禁起,以论去。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郎官、国子祭酒。后为礼部侍郎。与丞相史弥远争议和事,被劾罢。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卒谥正献。有《絜斋集》、《絜斋家塾书钞》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