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倅照亭祷雨获龙湫随感而应汪子潜用龙溪先生韵以美之余亦次韵
古湫灵物韬神光,蟠龙奋迅箕毕行。
天瓢凭空泽下土,炎歊一转成清凉。
帝愁雨师不终惠,更敕六驭驰阿香。
活枯起朽在指顾,倾河倒海无留藏。
使君妙得感应理,政绩不减渔阳张。
爱民如子宽猛济,仁同春日威如霜。
天瓢凭空泽下土,炎歊一转成清凉。
帝愁雨师不终惠,更敕六驭驰阿香。
活枯起朽在指顾,倾河倒海无留藏。
使君妙得感应理,政绩不减渔阳张。
爱民如子宽猛济,仁同春日威如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祈雨仪式后喜降甘霖的神奇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官员与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全诗可分三个部分理解:
第一部分(前四句)用神话笔法写龙潭求雨: 开篇说古老深潭里的龙平时隐藏着神力,一旦感应祈愿就会像旋风般腾空布雨。天上的雨水瓢泼而下,酷暑瞬间变成清凉世界。这里用"蟠龙奋迅"的动感画面,把自然现象写得充满灵性。
第二部分(中间四句)升华到天人感应: 诗人想象天帝担心雨神吝啬,特意派雷神驾车来助阵。雨水拥有神奇力量,能瞬间让枯萎的草木复苏,仿佛能倒转江河。这里用"活枯起朽""倾河倒海"的夸张手法,突出降雨的及时与丰沛。
第三部分(后四句)赞美官员德政: 通过对比汉代治理渔阳的好官张堪,称赞当地官员(杨倅)善政爱民。说他像春天般温暖仁厚,又像秋霜般清明威严,刚柔并济的治理让百姓安居乐业。最后点明这场甘霖正是官员德政感召天地的证明。
全诗妙在将自然现象与人文关怀完美结合:既生动记录了祈雨成功的喜悦,又巧妙颂扬了官员的仁政。诗中"天瓢凭空""倾河倒海"等想象雄奇,"仁同春日威如霜"的比喻既新颖又精准,展现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真切关怀。
汪珍
宁国太平人,字聘之。博学工诗,隐居黄山下,时称南山先生。有《南山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