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被任命为衡府范伴读的情景,让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
首句“莫道江都老仲舒”,这里借用了西汉时期的名臣董仲舒的故事。仲舒在江都(今江苏扬州)时曾为太守,后来被召回朝廷,被誉为“老仲舒”。而诗人在此用“莫道”来强调,这位被任命的伴读并非像“老仲舒”那样年纪大,或者处境艰难,反而是正值年富力强,仍然可以施展才华。
第二句“清时聊尔曳长裾”,“清时”指的是政治清明的时期,“聊尔”是轻松随意的意思。“曳长裾”是指衣襟曳地,这里形容他的从容和自信,表明他被委以重任后的从容态度。
接下来两句“汉庭独羡东平乐,鲁国仍传伏胜书”,这里提到的是历史上的两个著名人物:东平乐和伏胜。东平乐是指东汉时期的名臣张酺,他以文学才华著称;伏胜是汉代著名的经学大师。诗人借用他们的故事,赞美这位伴读具有博学多才的品质,同时也暗示他可能像伏胜那样,以传授知识为己任。
再往下两句“千里梦应归白下,几篇诗欲过黄初”,“千里梦”指这位伴读的远大理想和抱负,而“白下”指的是南京,这里暗示他可能要去的地方;“黄初”是三国时期曹丕的年号,这里借指未来的光明前景。这两句表达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期待自己的诗篇能流传久远。
最后一句“新城桃李知多少,门外时时问起居”,“桃李”在这里指学生,暗示他将会培养出许多才子。“门外时时问起居”则是说学生们常常关心他的起居生活,表现出老师与学生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整首诗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和故事,表达了对这位伴读的赞美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教学和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