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令

楼头月满。栏干风度,有人肠断。为多情、役得神魂撩乱。又被梅萦绊。
对花沈醉应须拚。且尊前相伴。恨无端玉笛,穿帘透幕,好梦还惊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探春令》是一首充满情感、景色和氛围的诗词。接下来,我会用通俗的语言为你分析它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从标题《探春令》来看,它可能是一首描述春天景象和感受的诗。春天常常与新生、希望和爱情等情感相联系。

开头“楼头月满”,描述的是夜晚,满月照亮楼阁,景色美丽而宁静。接下来的“栏干风度”,可能是描述微风轻拂栏杆,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而“有人肠断”则突然转折,显示出有人在为情感所困扰,心情沉重。

“为多情、役得神魂撩乱”,这句话表达的是因为过多的情感,让人心神不宁,可能是爱情带来的困扰。“又被梅萦绊”,梅花是冬天的代表,这里可能是指春天与冬天的交替之际,梅花带来的美好回忆或情感纠葛。

“对花沈醉应须拚”,这里的“花”可能不仅指梅花,也暗指春天的美景和其中的情感体验。人们常常在美好的景色中陶醉,这里的“应须拚”可能是说要尽情地享受和体验这些美好。

“且尊前相伴”,尊指的是酒器,这里指的是与亲友一起饮酒。“恨无端玉笛”,玉笛是一种优雅的乐器,它的声音悠扬,但这里的“恨无端”可能表示被玉笛的声音所打扰,也可能是指某些美好的事情被意外地打断。

最后的“好梦还惊散”,直接表达了因为某些原因,美好的梦境被打破,可能是指因为情感的困扰或外界的因素。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在春天的夜晚,因为情感和景色的影响,心情起伏不定。既有对美好事物的陶醉和享受,也有因为情感纠葛和意外打断的困扰。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其中的复杂性。

赵长卿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