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孤独而美丽的小岛,用简单却富有画面感的语言传递出宁静超脱的意境。
前两句"峰峦何迤逦,天际相依倚"像电影开场的长镜头: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温柔地依偎着天空,构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这里用"相依倚"这个拟人化的描写,让山水都有了人的温情。
后两句笔锋一转,聚焦到主角孤屿。"如何是孤屿"这个问句很有代入感,仿佛带着读者一起好奇地寻找答案。最后"独立澄明里"五个字就像突然定格的画面:一座小岛独自矗立在清澈的水天之间。"澄明"二字用得极妙,既写实(清澈的水和天空)又写意(纯净通透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的精妙在于对比艺术。先用群山相依的热闹场景做铺垫,突然切换到孤屿独处的静谧画面,这种强烈反差让孤独感反而变成了令人向往的境界。诗人似乎在说:真正的宁静不是逃避,而是在纷扰世界中保持清醒的自我。就像那座孤屿,虽然独自矗立,却因这份独立而显得格外通透澄澈。
郑侠
(1041—1119)福州福清人,字介夫,号大庆居士、一拂居士。英宗治平四年进士。调光州司法参军。秩满入京,对王安石言新法不便。久之,监安上门。神宗熙宁七年,久旱不雨,流民扶携塞道,绘流民图上之,奏请罢新法,次日,新法罢去者十有八事。吕惠卿执政,又上疏论之,谪汀州编管,徙英州。哲宗立,始得归。元符七年,再贬英州。徽宗立,赦还,复故官,旋又为蔡京所夺,遂不复出。有《西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