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裴评事澄荻花间送梁肃拾遗

波上荻花非雪花,风吹撩乱满袈裟。
如今岁晏无芳草,独对离樽作物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画面,充满萧瑟之美和淡淡的离愁。

第一句"波上荻花非雪花"用对比手法,说水边的芦花像雪却不是雪,既点明了季节(秋天芦花开放),又暗示了离别的寒意。第二句"风吹撩乱满袈裟"进一步写景,风吹得芦花四处飘散,甚至沾满了僧人的袈裟,画面感很强,也暗喻离别的纷乱心情。

后两句转入抒情。"如今岁晏无芳草"说年末时节花草凋零,既写实景又暗指人生境遇的凄凉。"独对离樽作物华"是诗眼,诗人独自对着送别的酒杯,把眼前景物写成诗篇,把离别的伤感转化为永恒的艺术之美。

全诗妙在: 1. 用芦花、寒风等意象营造出清冷的离别氛围 2. 通过"非雪花""满袈裟"等细节让画面生动可感 3. 把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慨自然融合 4. 在伤感中透出文人特有的诗意情怀,用创作来化解离愁

这种将眼前景、心中情、笔下文完美结合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