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裘换酒/贺新郎

笛唤春风起。向湖边、腊前折柳,问君何意。孤负梅花立晴昼,一舸凄凉雪底,但小阁、琴棋而已。佳客清明留不住,为匡庐、只在家窗里。湓浦去,两程耳。
草堂旧日谈经地。更从容、南山北水,庚楼重倚。万卷心胸几千古,仰首骎骎紫气。正江上、风寒如此。且趁霜天鲈鱼好,把貂裘、换酒长安市。明夜去,月千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冬天思念朋友、感慨人生的心情,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情感真挚动人。

上半部分以"笛声唤来春风"开篇,用反衬手法突出冬天的孤寂——湖边折柳本是春天的事,现在却发生在腊月,显得不合时宜。作者独自对着梅花站在晴空下,小船停泊在积雪的岸边,只能在简陋的小阁楼里弹琴下棋消磨时光。朋友清明时节来访却留不住,因为庐山(匡庐)的风景就在自家窗外,而湓浦(九江)离这里也就两天的路程。这些细节透露出作者既享受隐居生活,又难掩对友人的思念。

下半部分转入回忆和感慨。提到曾经和朋友在草堂谈经论道,悠闲地游山玩水,在庚楼(可能指南昌滕王阁)登高望远。用"万卷心胸"形容自己博古通今,仰望天空仿佛能看到祥瑞的紫气(暗指怀才不遇)。眼下江上寒风刺骨,于是决定把握时机——趁着霜天鲈鱼肥美,效仿古人用貂裘换酒(典出司马相如),在长安市上痛快畅饮。最后以"明月千里"作结,既写实景又暗喻前路漫漫,余韵悠长。

全词妙在三个反差:冬日寻春的反常举动、隐居闲适与内心孤寂的矛盾、豪迈饮酒与寒夜独行的对比。通过这些对比,把文人雅士那种既想超脱尘世,又难舍人间情谊;既胸怀大志,又不得不随遇而安的复杂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最打动人的是最后"貂裘换酒"的洒脱,明知前路艰难仍要保持豪情,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