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乐(广陵送王资政正仲赴阙)

凤诏传来绛阙,当宁思贤辅。淮海甘棠惠花,霖雨商岩吉梦,熊虎周郊旧卜。千秋盛际,催促朝天归去。动离绪。
空眷恋,难暂驻。新植双亭临水,风月佳名未睹。淮拟金尊时举。况乐府、风流一部。妍歌妙舞,萦云回雪,亲教与,恨难诉。争欲攀辕借住。功成绣衮,重兴江山作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送别一位名叫王资政(字正仲)的官员回京赴任的场景,充满了对友人的赞美与不舍。

上片(前半部分): 开篇用"凤诏"(皇帝诏书)点明友人被召回京城,皇帝急需贤臣辅佐。接着用三个典故赞美他的政绩: 1. "甘棠惠花":借用周朝召公在甘棠树下办公的典故,夸他像古代贤臣一样造福百姓。 2. "霖雨商岩":用商王武丁梦见贤臣傅说的故事,说他的才能早被皇帝看重。 3. "熊虎周郊":借用周文王占卜得贤臣的典故,暗示他本就是朝廷栋梁。 最后说在这盛世,友人必须回京,但离别让人伤感。

下片(后半部分): 转到眼前送别场景: 1. 新建的亭子还没一起赏景,准备好的酒宴也难消离愁。 2. 特别提到"乐府风流一部",可能指友人精通音乐,曾亲自教导歌舞("萦云回雪"形容舞姿如云雪翻飞)。 3. 百姓们都想拉住他的车辕挽留("攀辕借住"),但更希望他功成名就("绣衮"指高官服饰),将来回来再造福地方。

核心情感: 表面是热热闹闹的送行,实则暗含三重情感: - 对友人能力的骄傲(连用三个大典故) - 共事时美好时光的怀念(歌舞教学、新建亭子) - 百姓对清官的不舍与祝福

写作亮点: 把公文往来(诏书回京)写得像英雄出征,用"千秋盛际"冲淡离愁,最后落脚到对友人未来建功立业的期待,让送别不显哀伤反而豪迈。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