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将军奏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全部归顺诗事

土尔扈特部,昔汗阿玉奇,
今来渥巴锡,明背俄罗斯。
向化非招致,颁恩应博施,
舍楞逃复返,彼亦合无辞。
卫拉昔相忌,携孥往海滨,
终焉怀故土,遂尔弃殊伦。
弗受将为盗,俾安皆我民,
从今蒙古类,无一不王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清朝时期,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带领下摆脱沙俄控制、回归祖国的历史事件。全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三个核心思想:

1. 回归的壮举 前四句直接点明主题:土尔扈特部过去由阿玉奇汗领导,现在渥巴锡带着全部族人公开脱离俄罗斯,选择归顺中国。用"明背"二字强调这是光明正大的抉择。

2. 回归的原因 中间八句解释回归动机: - 不是被利诱,而是族人真心向往中华文化("向化非招致") - 他们祖先曾被其他蒙古部落排挤("卫拉昔相忌"),被迫迁到伏尔加河流域("海滨"指里海附近) - 但始终怀念故土,最终放弃异国生活("弃殊伦"指离开不同文化的俄罗斯)

3. 清朝的态度 后六句表明朝廷立场: - 接纳回归者是避免他们流离失所成为盗匪("弗受将为盗") - 给予安置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胸怀("俾安皆我民") - 特别提到曾叛逃的舍楞也被宽恕("逃复返"),显示政策包容性

诗歌亮点: - 用"怀故土"对应"弃殊伦",凸显文化认同的力量 - "无一不王臣"展现多民族国家的治理智慧 - 全诗像一份历史简报,既有事实陈述,又有情感温度,把政治事件写出了人情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