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云岁迎春楼上月

云岁迎春楼上月,
正是西窗,夜凉时节。
玉人贪睡坠钗云,
粉消香薄风天真。

人非风月长依旧,
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
今宵帘幕扬花阴,
空馀枕泪独伤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段美好的回忆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云岁迎春楼上月”描述了词人回忆中的一幕,那是在某个春天,他在楼上的窗边迎接春天的明月。这里的“云岁”代表了美好的年华,“迎春”形象地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而“楼上月”则赋予了这美好的一刻以静谧、温柔的感觉。

“正是西窗,夜凉时节。”进一步具体化了当时的场景,西窗的位置暗示了这是一次私密的、温馨的夜晚。夜晚的凉意加深了这份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接下来,“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香薄风天真”描绘了词人的梦中情人。这里使用了“玉人”来形容美丽而纯洁的女子,用“贪睡坠钗云”和“粉消香薄风天真”这样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柔美、清新的形象,给人一种仙气飘飘的感觉,仿佛是梦境中的幻影。

“人非风月长依旧,破镜尘筝,一梦经年瘦。”这几句转入了现实的对比和深深的哀愁。现实中的“人”已经不在,之前的美好变成了回忆中的风月,是“依旧”的,而词人自己却因悼念和思念变得消瘦。这里用“破镜”和“尘筝”两种物象来象征美好时光的破碎和消失,同时也象征了词人的心灵受到的创伤。

最后,“今宵帘幕扬花阴,空馀枕泪独伤心。”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和悲伤。夜幕降临,帘幕间飘扬着扬花的影子,词人独自一人,枕着泪,沉浸在深深的哀伤之中。

整首词通过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的美好和亲人的深深怀念,以及这种怀念带来的痛苦和孤独感。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