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入泗口

洪河一派清淮接,堤草芦花万里秋。烟树寂寥分楚泽,
海云明灭满扬州。望深江汉连天远,思起乡闾满眼愁。
惆怅路岐真此处,夕阳西没水东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河口的壮阔画面,同时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

前四句写景:洪河与淮河交汇处,堤岸上秋草与芦花绵延万里,勾勒出苍茫的秋色。远处树木笼罩在薄雾中,隐约可见楚地的沼泽;扬州方向的海天交界处,云霞时隐时现。这些景象既有宏大的空间感(万里秋、连天远),又带着朦胧的动态美(明灭的云、寂寥的烟树)。

后四句抒情:诗人望着江汉平原的辽阔水域,视线越远,乡愁越浓。站在岔路口的夕阳下,看着江水东流,内心充满迷茫——"路岐"既是实指河口的岔道,也暗喻人生选择。最打动人心的结尾:西沉的落日和东去的流水形成时空的对冲,仿佛把诗人的惆怅拉得无限绵长。

全诗的精妙在于:用天地之大(万里秋色、连天江水)反衬个人之渺小,用永恒的自然景象(落日东流)对照短暂的人生困惑。最平凡的路口夕阳,因注入了人类共通的乡愁与抉择之思,变得意境深远。

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