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大水

天公哀此生人苦,潸然出涕洒下土。
五昼五夜涕不已,平陆成河山作渚。
是方为邑本霔下,今者之变顷未睹。
何止人家水半扉,或压或溺遍处所。
举家老稚几为鱼,夜乘一叶投山坞。
虽知此邦祸可免,颇念吾庐欹莫拄。
朝登山巅聊放目,流尸蔽江可胜数。
何处奔洪之所挤,一旦至斯辜非汝。
天公用是涕愈流,阳侯正自喜且舞。
我愿天公且收涕,忧之反伤亦奚补。
但令老眼开日月,苍生自然得安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辛丑年发生的严重洪灾场景,以及人们对这场灾难的感受和反应。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

1. 天公哀此生人苦,潸然出涕洒下土: 作者认为天神看到了人间的苦难,因此感动得流泪,泪水化作大雨倾泻到地上,预示着灾难的来临。

2. 五昼五夜涕不已,平陆成河山作渚: 大雨连续下了五天五夜,原本平坦的陆地变成了河流,河边的山丘也变成了小岛屿。描绘了洪水肆虐的可怕景象。

3. 是方为邑本霔下,今者之变顷未睹: 这个地方以前是个繁华的城市,但现在看到的景象让人瞬间无法适应。表达了作者对城市变化的震惊和无奈。

4. 何止人家水半扉,或压或溺遍处所: 不仅仅是人们的房屋被洪水淹没,还有很多人被压在倒塌的房屋中或者溺水中。描绘了洪灾造成的巨大破坏和人员伤亡。

5. 举家老稚几为鱼,夜乘一叶投山坞: 整个家庭的老人和小孩几乎都被洪水冲走,人们只能趁着夜晚乘坐一叶小舟逃到山区。表现了作者对灾民的同情和对灾难的愤怒。

6. 虽知此邦祸可免,颇念吾庐欹莫拄: 虽然知道这个地方的灾难可能会避免,但作者还是担心自己的家园是否安全,是否也会遭受同样的灾难。

7. 朝登山巅聊放目,流尸蔽江可胜数: 作者登上山顶眺望,发现江面上漂浮的尸体多到无法计数。描绘了洪灾造成的巨大伤亡和悲痛。

8. 天公用是涕愈流,阳侯正自喜且舞: 作者认为天神因为人们的苦难而更加悲伤,洪水也因此更加肆虐,甚至好像有一些神祇在欣赏这场灾难并感到高兴。表达了作者对灾难的不满和对神祇的质疑。

9. 我愿天公且收涕,忧之反伤亦奚补: 作者希望天神能够停止哭泣,因为过度的忧虑只会让自己更加伤心,而无法改变现实。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自我安慰。

10. 但令老眼开日月,苍生自然得安堵: 只要让作者继续见证这个世界的变化,人们自然会找到安居乐业的方法。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辛丑年洪灾的可怕景象和人们的反应,表达了作者对灾难的愤怒、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未来的希望。语言生动、形象,让人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