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临 立夏日雨中作
乍过花时,才逢笋候,碧窗春去无踪。
似别情人,河桥愁盼征篷。
打梅摘豆俱慵。
正漫天、丝雨濛濛。
梦回酒醒,巡檐倚阑,离绪重重。
一场惆怅,半榻瞢腾,暂携溪老,閒讯渔翁。
落花天气,从君脱帽江东。
绿满长空。
笑几番、汉苑秦宫。
暗帘栊。
玫瑰成阴,渐逗薰风。
似别情人,河桥愁盼征篷。
打梅摘豆俱慵。
正漫天、丝雨濛濛。
梦回酒醒,巡檐倚阑,离绪重重。
一场惆怅,半榻瞢腾,暂携溪老,閒讯渔翁。
落花天气,从君脱帽江东。
绿满长空。
笑几番、汉苑秦宫。
暗帘栊。
玫瑰成阴,渐逗薰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的是初夏时节,一场雨后引发的淡淡愁绪和人生感慨。
上片写景抒情。开头用"花时已过""竹笋刚冒"点明初夏时节,春天悄然离去。接着用"像在桥头送别情人"的比喻,带出惆怅情绪。雨中的人懒洋洋的,不想摘梅子也不想采豆角,只是望着漫天细雨发呆。酒醒后靠着栏杆,离愁别绪涌上心头。
下片转入人生感悟。先用"一场惆怅""半醉半醒"承接上片的愁绪,然后写自己暂时抛开烦恼,去拜访溪边老友、询问渔翁近况。"落花天气"暗指人生易老,不如洒脱地"脱帽江东"(指隐居)。笑看历代繁华宫殿都成过眼云烟,不如关注眼前玫瑰渐浓、暖风微醺的自然美景。
全词妙在将季节变换与人生感慨自然融合。通过"细雨""落花""玫瑰"等意象,把初夏特有的湿润朦胧与人生淡淡的忧郁完美结合。最后"渐逗薰风"的结尾又透出几分豁达,暗示愁绪终会像春去夏来一样自然消解。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