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头绿 钱塘怀古 辍耕录卷十四

静中看。记昔日淮山隐隐,宛若虎踞龙盘。下樊襄、指挥湘汉,鞭云骑、围绕江干。势不成三,时当混一,过唐之数不为难。陈桥驿、孤儿寡妇,久假当还。挂征帆、龙舟催发,紫宸初卷朝班。禁庭空、土花晕碧,辇路悄、呵喝声乾。纵余得西湖风景,花柳亦凋残。去国三千,游仙一梦,依然天淡夕阳间。昨宵也、一轮明月,还照临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钱塘(今杭州)为背景,通过今昔对比的写法,道出了朝代兴衰的沧桑感。

上片回忆昔日繁华: 1. 开头用"静中看"引出回忆,当年淮山一带地势险要如龙盘虎踞,暗指南宋曾在此建都。 2. "下樊襄"等句描写当年军事部署的盛况,军队沿江布防,气势恢宏。 3. "势不成三"三句说当时统一天下并非难事,但最终没能实现。

中片转折写朝代更替: 1. 用"陈桥驿"典故(赵匡胤在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暗示政权更替像借东西终究要还。 2. "挂征帆"等句写皇帝乘船离去,朝廷官员散班,生动展现王朝落幕的场景。 3. "禁庭空"等句用细节描写:宫门冷清,御道寂静,连侍卫的吆喝声都消失了,突出繁华散尽的凄凉。

下片抒发感慨: 1. 虽然西湖风景犹在,但花柳都已凋残,暗示物是人非。 2. "去国三千"说离开故土远行,"游仙一梦"把往事比作一场梦。 3. 结尾最妙:昨晚的明月依然照着临安(杭州古称),用不变的明月反衬人世变迁,余韵悠长。

全词通过空间(从淮山到西湖)、时间(从昔日到今朝)的转换,用具体意象(宫殿、御道、花柳、明月)勾勒出一幅历史画卷,让读者感受到"繁华易逝"的深刻哲理。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辉煌过后的平静苍凉,就像最后那轮默默照耀着古城废墟的明月,无声却震撼。

傅按察

字龙翰,江南吴县人。康熙己酉举人。○吴中诗人无道及龙翰者,然即此三篇,非浸淫唐贤者不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