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窦泽处士二首 其一

兰亭醉客旧知闻,欲问平安隔海云。
不是金陵钱太尉,世间谁肯更容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得非常有人情味,讲的是朋友之间的牵挂和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两句"兰亭醉客旧知闻,欲问平安隔海云"说的是:我听说老朋友(窦泽)现在过着像当年兰亭雅集那样饮酒作诗的闲适生活,想问问你过得怎么样,可惜我们隔着茫茫大海,消息难通。这里用"兰亭醉客"这个典故,既点明朋友是个风雅之士,又暗示他过着隐逸生活。

后两句"不是金陵钱太尉,世间谁肯更容身"最有意思:要不是金陵那位钱太尉收留你,这世上还有谁愿意给你一个安身之处呢?这里表面是感谢钱太尉,实则暗含两层深意:一是说世态炎凉,能真心帮助朋友的人太少;二是隐约透露出这位窦泽处士可能遭遇过什么困境,需要别人收留。

整首诗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既有对老朋友的思念,又透露出对世道人情的感叹。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朋友之间不言而喻的理解——不用明说遭遇了什么,但字里行间都是关怀。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