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 对梅有感
风凄雪警。
想南枝正好,故山春冷。
月又昏黄,篱落横斜,分付暗香疏影。
天涯一笛吹愁坠,莫悄把、芳魂惊醒。
怅者番、驿使迟来,问讯绮窗谁省。
回首乡关劫火,记曾听鹤唳,倍添悲哽。
便许重来,看遍园林,不是当时风景。
而今云水相思阔,那更惜、玉栏孤凭。
且伴它、浅醉闲吟,索笑也应还肯。
想南枝正好,故山春冷。
月又昏黄,篱落横斜,分付暗香疏影。
天涯一笛吹愁坠,莫悄把、芳魂惊醒。
怅者番、驿使迟来,问讯绮窗谁省。
回首乡关劫火,记曾听鹤唳,倍添悲哽。
便许重来,看遍园林,不是当时风景。
而今云水相思阔,那更惜、玉栏孤凭。
且伴它、浅醉闲吟,索笑也应还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梅花为引子,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上片开头用风雪交加的景象营造出寒冷氛围,南枝(梅花)本该在故乡绽放,如今却只能在记忆中回味。月光昏黄中,梅花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这些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月下梅影图。"天涯一笛"突然打破静谧,笛声带着愁绪,作者小心翼翼生怕惊扰梅花芳魂,这种对梅花的呵护其实暗含着对故乡的温柔眷恋。最后借"驿使迟来"的典故,表达故乡音讯全无的惆怅。
下片转入更深的感伤。"劫火""鹤唳"暗示故乡可能遭遇战乱,回忆中都是悲泣之声。即便能重回故园,风景也已不同往昔,这种"物是人非"的痛楚尤为深刻。如今漂泊在外,连倚栏赏梅都成了奢侈,只能借酒消愁,与梅花浅吟低唱。结尾"索笑也应还肯"写得格外动人——梅花似乎能理解人心,愿意与孤独的作者相视而笑。
全词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回不去的故乡"的永恒惆怅。作者将对故土的思念,全部寄托在梅花这一意象上:梅花是故乡的使者,是往事的见证,更是孤独中的知己。词中"不是当时风景"这句平淡的话,道尽了所有游子最深的痛——我们怀念的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家乡,更是记忆中永远定格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