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门

晋鄙兵回为重难,秦师收旆亦西还。
今来不是无朱亥,谁降轩车问抱关。

译文及注释

晋鄙(bǐ)兵回为重难,秦师收旆(pèi)亦西还。
晋鄙:指当时魏国派遣救赵的主帅。兵回为重难:晋鄙带领十万部众援救赵国,却怕秦国报复而停留在邺城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观望双方的态度。西还:指秦国在邯郸被魏国援军击退。旆:旌旗。兵回为重难:晋鄙带领十万部众援救赵国。却怕秦国报复而停留在邺城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观望双方的态度。

今来不是无朱亥,谁降轩车问抱关。
朱亥:信陵君的门客,他击死晋鄙扭转了战争的局面。谁降轩车问抱关:指信陵君曾经纡尊降贵礼待小吏侯嬴、屠户朱亥的典故。

注释

晋鄙:指当时魏国派遣救赵的主帅。兵回为重难:晋鄙带领十万部众援救赵国,却怕秦国报复而停留在邺城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观望双方的态度。
西还:指秦国在邯郸被魏国援军击退。旆:旌旗。
朱亥:信陵君的门客,他击死晋鄙扭转了战争的局面。
谁降轩车问抱关:指信陵君曾经纡尊降贵礼待小吏侯嬴、屠户朱亥的典故。
兵回为重难:晋鄙带领十万部众援救赵国。却怕秦国报复而停留在邺城安营,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抱观望双方的态度。
旆:旌旗。

简析

夷门是魏国首都大梁的城门,此处指代夷门的门吏侯嬴。这是一首咏史的七言绝句。作者以战国时期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历史典故为题材,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同时也讽刺当今的统治者不能像信陵君一样礼贤下士,使之为国效力。慨叹人才报国无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战国时期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但作者用巧妙的角度写出了新意。

前两句说的是:魏国大将晋鄙带着军队回来(因为不敢对抗秦国),而秦国军队也撤兵西归。这里用"重难"二字,既指晋鄙觉得对抗秦国很困难,也暗示他手握重兵却畏缩不前。

后两句是作者的感叹:现在不是没有朱亥这样的勇士(朱亥是当年锤杀晋鄙的壮士),而是没有像信陵君那样肯放下架子("轩车"指豪华马车)来拜访看门小吏("抱关"指守门人)的贵人。这里用对比手法,表面说当今缺少勇士,实际是讽刺现在没有真心求贤的权贵。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历史典故说当下,借古讽今 2. 正话反说,表面叹无勇士,实际讽无伯乐 3. "降轩车问抱关"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品质 4. 短短四句包含完整故事和深刻议论,体现唐诗的凝练之美

诗人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上不缺人才,缺的是发现和尊重人才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发人深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