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其一 江东遗事共十首(壬午)
天台高万仞,可手摘星辰。
降生才子。
瀑布飞流,直泻海门雄恣。
胸中三万卷,付彩笔、散成珠绮。
真倜傥,花里安禅,酒边论史。
花悬琴心静,进夙夜寅清,秩宗司礼。
大厦难支,自问臣心无二。
东湖有樵者,留一水清清相俟。
临撒手,朗诵长篇,楷书浓字。
降生才子。
瀑布飞流,直泻海门雄恣。
胸中三万卷,付彩笔、散成珠绮。
真倜傥,花里安禅,酒边论史。
花悬琴心静,进夙夜寅清,秩宗司礼。
大厦难支,自问臣心无二。
东湖有樵者,留一水清清相俟。
临撒手,朗诵长篇,楷书浓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却生不逢时的文人形象,充满豪情壮志与无奈悲凉。
上阕用夸张手法写天台山高耸入云,暗示主人公如高山般不凡。瀑布飞流的壮景,比喻他才思如泉涌,学识渊博(胸中三万卷),文章华美(散成珠绮)。"花里安禅,酒边论史"展现他洒脱不羁的性格,既能静心修行,又能在酒酣耳热时纵论古今。
下阕笔锋一转,写他虽品行高洁(琴心静)、勤勉尽责(夙夜寅清),却无力挽救国家危亡(大厦难支)。"东湖樵夫"的意象暗示他最终选择归隐,与清澈湖水为伴。结尾"朗诵长篇,楷书浓字"的细节,生动刻画了这位才子在生命最后时刻仍保持着文人的风骨与热忱。
全词通过强烈对比:高山与深渊、才华与困境、豪情与落寞,塑造出一个立体饱满的文人形象。最打动人的是主人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持,以及面对命运时那份"看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文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