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法院

胜景门闲(开)对远山,竹深松老半含烟。
皓(皎,素)月殿中三度磬,水晶宫里一僧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清幽宁静的寺院景象,读来让人感到平和安详。

前两句写寺院的整体环境:寺院大门悠闲地对着远处的青山,竹林幽深,松树苍老,整个环境笼罩在淡淡的雾气中。这里用"闲"字形容大门,暗示寺院与世无争的状态;"竹深松老"则表现出这里的历史悠久。

后两句聚焦寺院内部:皎洁的月光下,殿内传来阵阵诵经声,在这如水晶般纯净的世界里,一位僧人正在禅修。"三度磬"说明诵经声反复回荡,"水晶宫"的比喻让寺院显得更加纯净无暇。

整首诗通过远山、竹林、松树、月光等意象,营造出一个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没有直接抒发感情,而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寺院的宁静祥和,以及修行者内心的澄明。这种以景传情的写法,正是中国传统诗歌的独特魅力所在。

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诗人,字号不详,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