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才子离开江南时的场景,充满青春气息和离愁别绪。
上阕(前四句)像电影开场: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才子(登瀛词客),衣袂飘飘仿佛能触摸到云霞(拂晴霓),带着满身江南的春天气息渡过淮河。这里用"尽带江南春色"特别生动,好像他整个人就是移动的春天。
下阕转入离别场景:在饯别宴上,歌女唱着艳丽的送别曲,发间翠玉簪子(翠蝉摇钗)随着动作轻轻摇晃。最后两句是词人的感叹:以后很难再见到这样美丽的江南姑娘了,忍不住在原地徘徊不舍。
全词妙在三点: 1. 用"拂晴霓"这样的夸张手法,把少年才气外露的形象写活了 2. "翠蝉摇钗"这个细节描写,让送别场景立刻有了画面感和声音感 3. 结尾的"且徘徊"三个字,把那种依依不舍又不得不走的矛盾心情写得特别真实
就像我们现代人拍毕业照时,既为前程兴奋,又对校园恋恋不舍的感觉。词人用短短几句,就把这种青春离别的情怀永远定格在了文字里。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