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云雾缭绕的画面,借自然景象抒发对民生疾苦的忧思。
开篇用"云从山间升起,浓雾弥漫"的画面,暗示环境压抑。诗人说这不是山不仁慈,而是上天不眷顾——用拟人手法把自然灾害归因于天意无常。接着以"山川享用我的祭祀,听我百般祈求"的倒装句式,凸显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力感。
中间用斑鸠鸟在清晨谷中啼叫的意象,形成强烈对比:鸟儿尚能自由鸣叫,而百姓却饱受干旱之苦。"天还没下雨,但我已不敢抱怨辛劳"这句,透露出劳苦大众默默承受苦难的坚韧。
结尾的反问最有力:"谁说山川之神还不如鸟儿通人性?"表面是质问神灵,实则暗讽当政者不如禽兽懂得体恤民情。全诗通过云雾、旱灾等自然意象,婉转揭露了社会不公,在简洁的白描中蕴含着深沉的忧民情怀。
苏洵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