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结伴寻春,重至颐和园,追思前度,恰二十又六年矣,风景不殊,鸟声非旧,漫书怀感
垂柳千丝,熏风十里,韶华在眼轻抛。
锦额重帘,等閒时见花梢。
连天晴碧王孙怨,衬斜阳、窣地春袍。
荡波心、桥卧长虹,环翠周遭。
清愁不断朱颜改,只青山识我,依旧娇娆。
猿臂残年,壮怀谁念骠姚。
荒烟蔓草铜驼泣,悔相逢、解佩江皋。
想灵均、独抱芳馨,兰蕙萧条。
锦额重帘,等閒时见花梢。
连天晴碧王孙怨,衬斜阳、窣地春袍。
荡波心、桥卧长虹,环翠周遭。
清愁不断朱颜改,只青山识我,依旧娇娆。
猿臂残年,壮怀谁念骠姚。
荒烟蔓草铜驼泣,悔相逢、解佩江皋。
想灵均、独抱芳馨,兰蕙萧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在二十年六年后再次游览颐和园时所作,通过描写景物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感慨。
诗的开头,作者描述了眼前美景:垂柳千丝,微风吹过,十里花香,春光如画。但这些美好的景象让作者想起了过去的青年时光,那些明媚的春日和无忧无虑的日子仿佛在轻盈地抛洒。如今,那些美好的记忆如同帘幕后淡然一笑,却难以再次捕捉。
接着,作者回顾了眼前的景象:晴空万里,长虹卧波,四周翠色环绕,这些都是曾经熟悉的景色。然而,这一切在他眼中似乎都有了变化,不变的是连绵的青山,它们静静地注视着作者,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苍茫。这些景物虽依旧,但自己的心境却已大不相同,仿佛只有青山识得这哀愁。
整首词中,作者多次提到了“清愁”,表示自己难以排遣的忧愁。他感到岁月如梭,青春不再,只有青山依旧,依然陪伴着他。作者还引用了“猿臂残年”和“壮怀谁念骠姚”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无奈。他认为自己就像年老的将领,曾经的豪情壮志如今已成过往,无人理解。他最后用“兰蕙萧条”来比喻自己和身边人的境况,表明现在身边的朋友已减少,自己只能和大自然中的花草为伴。
整首词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壮志未竟的感慨,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深层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