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乐 久雨,中秋见月,因忆去年虎阜胜游,用周清真韵

乱雨分秋,浓烟护晚,望远极目偏赊。
万顷琉璃,广寒何处,浮云捲尽还遮。
叹杨柳为侬憔悴,蟋蟀为侬凄戚,催寒几阵,西风空庭,湿尽寒沙。
试问琼楼瑶阙,当此夕、何事使人嗟。
啸呼风伯,招寻月姊,桂魄飞来,素影横斜。
从今愿、分餐玉屑,长驾金枢,更自左持欢伯,右把婵娟,好待冰壶濯蕣华。
回忆芳时,兰舟同舣,画阁双凭,舞罢霓裳,景色溶溶,教人好觅伊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中秋夜雨后天晴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去年美好时光的怀念。

上片(前半部分): 开头用"乱雨分秋"描写连绵秋雨终于停歇,但雾气还很重,远处的景色依然朦胧。接着用"万顷琉璃"形容月光下的世界像水晶一样清澈透亮,但浮云时不时还会遮住月亮。这里用拟人手法,说杨柳和蟋蟀都因为作者的忧愁而显得憔悴凄凉。西风吹过,庭院里的沙地还是湿漉漉的。作者忍不住问:天上的琼楼玉宇里,今晚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人叹息的事?

下片(后半部分): 作者开始幻想自己能呼风唤雨,邀请月宫仙子下凡。月光洒下来,树影婆娑。他许下心愿:希望能吃到仙人的食物,驾驶月亮车,左手拿着美酒,右手抱着美人,在月光下洗净尘世的烦恼。这时突然回忆起去年中秋:和心上人一起划船,在画楼上并肩赏月,看她跳完霓裳羽衣舞。那时的月光温柔如水,让人忍不住想寻找她的身影。

全词特色: 1. 现实与幻想交织,从眼前雨后天晴的实景,跳到对月宫的想象,再回到对往事的回忆 2. 运用大量神话意象(广寒宫、风伯月姊、琼楼玉阙)营造浪漫氛围 3. 情感层层递进:由景生情→由情生幻→由幻忆旧 4. "分餐玉屑,长驾金枢"等句展现了文人特有的风雅想象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回忆的部分,突然从神话幻想跌回人间温情,让整首词在瑰丽之外多了几分真切的人情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