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陂塘 感事

莽莽奔波、藜扶襁负,又惊动地鼙鼓。
营门日落人声哄,道是搜查烟户。
官莫怒。
剩劫火、馀生求替民为主。
兵真如虎。
纵伧父多金,豪家复壁,抄掠没完土。
冤谁诉。
人在枪林弹雨。
惟闻野庙狐语。
河山锦绣今分裂,一片灰尘燕楚。
新政府。
推戴个、周公负斧纶音许。
唐虞义举。
愿释甲归农,投戈讲蓻,同作衮衣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战乱年代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画面,同时暗含对和平的渴望。

上阕(前半部分)像纪录片镜头: 开头用"莽莽奔波"四个字,立刻让人看到逃难人群像潮水般涌动的场景。老百姓背着孩子、扶着老人逃命,身后是震天动地的战鼓声。兵痞们借着搜查的名义闯民宅,太阳还没落山就迫不及待开始抢劫。最讽刺的是"求替民做主"这句——百姓居然要哀求这些强盗来主持公道。

中间插入的特写镜头更触目惊心:有钱人用金条贿赂,豪绅把财物藏进夹墙,但都逃不过洗劫一空的下场。这里用"兵真如虎"的比喻,把军阀部队吃人不吐骨头的凶残写得淋漓尽致。

下阕(后半部分)转向抒情: 百姓的冤屈无处申诉,耳边只有破庙里狐狸的叫声,这个细节特别有冲击力。原本锦绣河山变得四分五裂,就像被灰尘覆盖的燕楚大地(指华北华中地区)。突然出现的"新政府"像救命稻草,但"推戴个周公"的表述透露着无奈——所谓圣贤治国不过是表面文章。

结尾的愿望尤其心酸:老百姓不想要什么大道理,只盼着当兵的能放下武器回家种地,大家能一起修补破旧的衣裳(暗喻重建家园)。这个"衮衣补"的比喻,把平民最朴实的愿望说得既含蓄又深刻。整首词像用血泪写成的战地日记,既有对现实的尖锐揭露,又饱含对和平的深切期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