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日自通州赴淮安

海虞城外经旬泊,狼五山前信宿留。
六计西来思挠楚,三军左袒欲安刘。
龙光夜吐雌雄剑,鱼尾朝衔甲乙舟。
今日南风催挂席,浪花飞雪打船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通州前往淮安途中的见闻和心情,充满动感和豪情。

前两句写行程停留:诗人在海虞城外停泊了十来天,又在狼五山前住了两晚。这里通过"经旬泊""信宿留"两个时间词,暗示旅途的漫长与等待。

中间四句用历史典故抒发壮志:用战国时期张仪"六计挠楚"的典故,比喻自己西行的谋略;借用汉代周勃"左袒安刘"的典故,表达要像安定汉室那样建功立业的决心。"雌雄剑"和"甲乙舟"的意象,既写实又象征,展现装备精良、整装待发的状态。

最后两句突然转向生动的航行画面:南风催促扬帆起航,浪花如雪拍打船头。这里用"飞雪"形容浪花,既写出浪花的洁白,又暗示航行的激烈,使结尾充满动感和力量。

全诗从静态的等待到动态的启航,从历史典故到眼前实景,既展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又生动记录了下江南的旅途情景,在豪迈中透着诗意。

陈基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0